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资源保护 > 执法行动执法行动
广东南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2015年大事记
发布时间:2016-02-24作者:来源:点击:
1月初,广东南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认定命名为“广东省科普教育基地”(2015-2019年)。
1月上旬,我局在省林业厅组织举办的2013-2014年度“美丽自然保护区”摄影比赛中获奖。其中乳阳管理处蔡玉生选送的作品《觅食》、《丛中漫步》荣获二等奖,大东山管理处伍国仪选送的作品《蝶叠不休》荣获三等奖。
1月7日,时任省林业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陈俊光在省自然保护区管理办公室主任何克军、我局局长陈振明的陪同下,到我局数字化监测与管护平台中心考察指导工作。
1月7日,我局召开以“严格党内生活,严守党的纪律,深化作风建设”为主题的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时任省林业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陈俊光,中共广东省林业厅直属机关党委专职副书记蔡应华,省自然保护区管理办公室主任何克军参加了会议。
1月30日,由南岭保护区与阳山县秤架民族学校联合举办的“保护生态,守护家园”为主题作文竞赛颁奖大会在秤架民族学校隆重召开,华南濒危动物研究所张强博士、秤架管理处有关负责人以及全校师生600名参加了此次大会,其中13名选手的作品脱颖而出。
3月20至26日,我局联合当地社区和相关单位,在局属乳阳、大顶山、秤架及大东山管理处分别组织开展系列“鸟节”“爱鸟周”宣传教育活动,活动以“关注候鸟,保护生态”为主题。参与此次活动的人员有保护区周边中小学师生、社区居民以及企事业职工2000多人,受众人数超过5000人。
3月25日,我局召开2015年科研宣教工作会议,局宣教小组成员及各管理处负责人参加了此次会议。会议初步拟定了我局科研监测团队的人员名单,同时落实了各管理处开展兽类、鸟类及昆虫类动物监测工作的技术人员、线路、方法及时间。会议还就2015年的宣传教育工作做了整体方案,统一部署,量化任务。
4月21日,我局首次开展2015-2016年度鸟类监测与多样性调查工作,调查期间为春(4月)、夏(7月)、秋(10月)、冬(1月)四个季节,调查范围包括局属乳阳、大顶山、秤架及大东山管理处,调查方式为样线调查,调查人员为管理局科研监测团队成员。
4月底,我局科研团队在春季鸟类监测及多样性调查过程中,发现一种南岭新记录鸟类——栗耳鹀。
5月初,中国科协办公厅发布了《中国科协办公厅关于命名2015-2019年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的通知》,广东南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649家单位被认定命名为2015-2019年度全国科普教育基地。
5月12日,由国家林业局驻广州办事处、广东省林业厅、省环保厅、省国土资源厅组成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人类活动遥感监测检查组在省森林公安局政委陈伟坤率领下到我局检查人类活动遥感监测情况。
6月初,乳阳管理处、省森林公安局乳阳分局在保护区范围内联合展开突击行动,抓获非法猎捕野生动物违法人员2人,收缴几十只花臭蛙、华南湍蛙等野生动物。随后,这批野生动物被执法人员放归山林,重返大自然。
6月上旬,天津市八仙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局长刘国权、副局长赵铁建等一行4人到我局考察指导。
6月13日,广东省昆虫研究所与广东南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共建“南岭生态综合试验站”签约仪式在乳源瑶族自治县五指山举行,省林业厅、省科学院、省科学技术厅、省发展与改革委员会有关负责人出席了仪式,省昆虫研究所(华南濒危动物研究所)及南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负责人及管理、科研骨干30多人参加了仪式。
6月19日,我区蝴蝶监测工作正式启动,我局科研团队负责此次调查监测任务,主要目的是完成对乳阳、大顶山、秤架、大东山四个管理处9条样线的蝴蝶种类、数量、栖息地环境的监测以及蝴蝶多样性调查,了解蝴蝶的生活特性,分析其受威胁因素、致濒原因,提出科学的保护措施;同时,通过积累蝴蝶影像资料,为科普宣教工作提供基础素材。
6月22日,科学家在南岭自然保护区内又发现1种植物新物种,命名为南岭舌唇兰,属于兰科舌唇兰属。科学家在ANN.BOT.FENNICI期刊发表了南岭舌唇兰这一新种。
7月2至3日,我局规章制度执行督查组先后到乳阳、秤架、大东山各管理处检查各项规章制度贯彻执行情况。督查组成员、各管理处负责人及相关人员参加了此次督导检查工作。
7月22日,我局科研团队在夏季鸟类监测及多样性调查过程中,发现一种南岭新记录鸟类——黄脚渔鸮。
7月27至28日,副省长、省公安厅厅长李春生、省公安厅副厅长彭会一行在省森林公安局局长廖庆祥的陪同下赴广东南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考察,对南岭自然保护区开展的森林生态修复、生态安全保卫工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并提出了改进的意见和建议。
8月14至15日,由省林业厅举办的寻找广东最美森林记者行活动开始启动,首战走访粤北线。来自省内外18家媒体记者们集聚南岭,采访南岭生态的重建、野生动植物的资源情况,亲身感受南岭森林的独特魅力。随后,央广网报道《南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恢复情况良好》,信息时报刊登《复绿7年 南岭野生动物终回归》,专题报道自2008年南方雨雪冰冻灾害以来,南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恢复情况和野生动植物保护成果。
8月16日,2015南国书香节期间,由广东科技出版社有限公司主办,广州小鹰户外成长计划协办的《南岭自然观察手册》新书发布式,在琶洲展馆之广东馆隆重与广大读者见面。我局科研团队成员应邀参加此次新书发布式。
9月16日,由国家林业局森林资源管理司、国家林业局调查规划设计院、驻广州森林资源监督专员办事处组成的“绿剑行动”督查组在国家林业局森林资源管理司副司长邹连顺率队下到南岭自然保护区开展自然保护区开发建设活动督查工作。
9月30日,广东南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新版官方网站正式上线运行。网站将作为南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外宣传和交流的平台,提供森林生态、野生动植物、自然保护等方面的科普资源,为公众服务。
10月14至17日,广东南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工作人员在陈振明局长的带领下赴云南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行了学习考察交流。
10月21日,由广东南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广东南岭国家森林公园、广东南岭森林景区管理有限公司及共青团广东省乳阳林业局委员会联合举办的“第二届南岭绿丝带行动——保护生态家园”正式启动。上百名青年、共青团员和志愿者们从1000米海拔徒步爬上1902米的广东第一峰——石坑崆,彰显了昂扬的斗志和坚强的毅力,发挥了不怕脏、不怕累的精神,彻底清除了沿途的塑料垃圾,让森林恢复了原来的面貌。
11月13日,广东南岭林区治安联防工作会议在省森林公安乳阳分局首次召开,省森林公安局局长廖庆祥出席。参加会议的有广东南岭林区相关森林分局及派出所负责人,我局受邀参加了此次会议。
11月中旬,中科院华南植物园调查组分别到乳阳、大顶山管理处开展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资源调查。我局组织各管理处积极配合调查工作。此次调查不仅加深了对区内闽楠、伯乐树、南方红豆杉、白桂木、观光木、红椿、桫椤等重点保护植物野外生存状况的了解,增强了我区科研人员的野外调查实践能力,也为将来进一步开展繁育和保护生物学等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数据。
11月25至27日,我局举办了为期3天的生态监测和调查培训班。此次培训邀请了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华南农业大学等高等科研院所的8名专家学者授课。我局局领导、各科室和管理处技术人员共24人参加了培训。此外,参加培训的还有韶关市林业科学研究所、广东南雄小流坑—青嶂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等周边单位相关技术人员。
11月底,“寻找广东最美森林”系列评选活动圆满结束,广东南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南岭国家森林公园)获得“广东最美森林”称号。
12月2日,广东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实训基地签约、揭牌仪式在我局隆重举行,局长陈振明、广东生态工程职业学院校长廖金铃为实训基地揭牌。今后,我局与广东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将本着“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惠双赢、共同发展”的原则,建立长期、紧密的合作关系。
12月16日,我局召开阶段工作总结座谈会。会议内容主要包括汇报局财政拨款资金项目使用进展情况、传达全省自然保护区建设管理工作会议精神、总结今年工作和安排部署明年重点任务等相关事宜。局领导、局各科室工作人员及乳阳管理处相关负责人参加了会议。
12月30日,我局召开以践行“三严三实”为主题的党员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领导班子成员、局属各科室及各管理处负责同志参加了会议。
下一篇:返回列表